MENU

谈谈怎样正确认识事物

August 8, 2022 • Read: 7609 • 认知

最近在抖音、知乎上偶尔会刷到一些解读《毛选》的内容,不提这些解读自身的质量高低,这些博主的一个观点我非常赞同,那就是老一辈革命家在认识问题、分析问题,以及对唯物辩证法的运用上,是要远远超过我们这些年轻人的,一方面是当时革命局势动荡剧烈,有充分的实践机会,另一方面是革命斗争极其残酷,大浪淘沙,能生存下来的都是精英。因此,学习这些经典著作,并站在他们当时的视角思考问题,非常有助于提升我们的认知水平。

《毛选》自然是经典中的经典,但其中很多重点文章分析的问题较为庞大,涉及的背景知识很复杂,对于我这样的初学者,理解起来比较困难。但从另一个角度出发,我们去看看其他党内元老是如何向毛主席学习的,分析他们的学习心得,说不定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。

在党内元老中,陈云经历了革命、建设和改革上的几乎所有重大事件,毛主席曾评价他「公道、能干,比较稳当,看问题有眼光」。他在1947年发表过一篇《怎样才能少犯错误》的文章,含金量非常高,借助毛主席对他的指点和启发,总结自己过去的经验,分析了人会犯错误的本质原因,并给出了少犯错误的系统方法。以下从这篇文章出发,谈谈我们怎样正确认识事物,少犯错误。

一、人为什么会犯错误

在延安的时候,我曾以为自己过去犯错误是由于经验少。毛主席对我说,你不是经验少,是思想方法不对头。他要我学点哲学。过了一段时间,毛主席还是对我说犯错误是思想方法问题,他以张国焘的经验并不少为例加以说明。第三次毛主席同我谈这个问题,他仍然说犯错误是思想方法问题。

这是毛主席对陈云的指导,犯错误的原因是思想方法上有问题。

二、思想方法有什么问题

后来,我把毛主席从井冈山到延安写的著作都找来看,研究他处理问题的方法。同时再次考虑,错误到底是从哪里来的?

我得出一条结论,是由于主观对客观事物认识上有偏差。凡是错误的结果都是由行动的错误造成的,而行动的错误是从认识的错误来的。认识支配行动,行动是认识的结果。

陈云指出,人犯错误的原因,是由于主观对客观事物认识上有偏差。凡是错误的结果都是由行动的错误造成的,而行动的错误是从认识的错误来的。

同时,他举了几个例子。

蒋介石为什么说三个月或者五个月就可以消灭我们呢?他的这种错误的判断,就在于他对我们的兵力是同群众密切结合的这一点缺乏估计,同时夸大了自己精锐武器的作用,忽视了自己军队的士气低落和同群众的严重脱离。

我们这次在敌后,有些同志有点惊慌失措,原因是他们过高地估计了敌人的力量,明明是个瓜皮帽,却把它看成了猫耳山。

所以,这里的结论非常清晰,思想方法上的问题,就是主观和客观不相符,这是一切错误的根本原因

三、主客观不相符的具体表现

主观就是认知,客观就是事实,主观与客观,就是认知与实践的关系。主客观不相符,就是认知不符合事实,就是对事物的认识有了偏差。

当然,我们过去所以犯错误,也不是对实际情况一点都不了解,只是了解的情况是片面的,而不是全面的,误把局部当成了全面。片面的情况不是真正的实际,也就是说,它并不合乎实际。所谓难也就难在这里。我参加革命二十多年,犯错误都是因为认识上存在片面性。

实事求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,认知的局限与片面,是主客观不符的具体和集中表现。

四、怎样避免认知片面

我们做工作,应当把百分之九十九的力量用在了解情况上。情况了解清楚了,就可以正确地决定对策。

陈云用了很大篇幅讲了这个部分,并给出了三个指导思想,即交换、比较、反复。

4.1 交换

4.1.1 什么是交换

交换是指要交换正反两方面的意见,以求了解事物的全面情况。

4.1.2 为什么要交换

交换时要特别找同自己相反的意见,相反的意见可以补充我们对事物认识的不足。相反的意见即使错了,也有可能反映了事物的一个方面,或者包括一些历史经验的推论。因此,对同自己相反的意见,我们也要作些分析,吸取其中有用的部分。

交换的目的是使自己对事物认识得更加完整。而这一项恰恰也是最难做到的,因为人本能的会认为自己是对的,喜欢听赞成的话,讨厌反对的话,我们在答辩、阐述方案等的时候,遇到其他人的问题和挑战,总会下意识的感到抗拒,这是人性的弱点,必须克服。

4.1.3 如何处理反对意见

对于正确的反对意见,可以补充我们对客观事物认识的不足。对于不正确的反对意见,我们要把它驳倒。愈是不正确的,就愈要把它驳得彻底。既然要批驳,就得找论据,这可以加深我们的认识。正确的意见往往就是由系统地驳倒不正确的意见而产生的。

正确的反对意见,要认真吸取,补充我们认识的不足。不正确的反对意见,要予以驳倒,且是彻底地、不留余地地驳倒,在驳倒的过程中,我们必然要寻找论据,这可以加深我们的认识。

这一点在日常工作中也经常有所体会,同事经常会对具体的事提出疑问或挑战,有些是我们之前想到了的,有些是之前没有想到的。无论是无心发起的疑问,还是站在不同视角发起的挑战,在我们予以回应的过程中,必然会加深对工作的思考,补充了认识的不足,这是有益的,我们内心因人性弱点而产生的抗拒需要自行克服。

这里也有几个例子,反面案例:

陈独秀的错误,李立三的错误,王明的错误,不是由于这些人发神经病,或者因为他们是傻瓜,主要是由于他们夸大了事物的一面,所谓知其一不知其二。

我们不能说犯错误的同志对形势的判断是毫无根据的,但是他们夸大了客观事物的一个方面。

正面案例:

毛主席的著作都是采取这个办法写的。如写《论持久战》,他先收集速胜论和亡国论的论据,经过分析、批驳,得出抗日战争只能是持久战这个正确的结论。在《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》一文中,毛主席首先批驳只要研究一般战争的规律,或者只要研究俄国革命战争的经验,或者只要抄用北伐战争的经验,就可以解决中国革命战争战略问题的错误意见,然后提出必须研究中国革命战争尤其是十年土地革命战争的特点、规律和战略战术的正确主张。毛主席《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》中,也是先批驳文艺是超阶级的、文艺工作者无所谓阶级立场的观点,进而阐明了文艺必须为人民大众服务的根本方向。

4.2 比较

4.2.1 为什么要比较

交换是为了更全面地认识事物,比较则是为了更好地判断事物的性质。不经过比较,就看不清事物已经发展到什么程度,它的要害和本质是什么。

比较是为了判断事物发展到了什么程度,以及它的要害和本质是什么。

4.2.2 怎样比较

陈云在这里通过三个例子,分别阐述了比较的三个角度。

  1. 纵向比较

    我们如果用比较的方法,把一九三二年的革命高潮与一九二七年大革命失败后相比,再与上海三次暴动〔351〕时相比,就知道一九三二年的革命高潮达到什么程度,然后再决定我们的策略,这样就不至于采取"左"倾冒险主义的行动。

    将我们之前的类似事物与现在相比,就能认识到现在事物发展到了什么程度。

  2. 横向比较

    前几年有位美国将军叫史迪威,他派观察组到延安,拿我们对美国的政策,来比美国对我们的政策,结果改变了对我们的态度。所以一经比较,就能够对事物认识得更清楚、更深刻。
  3. 利弊比较

    又比如,今天我们要不要在南满坚持,只要把现在坚持所带来的牺牲与将来退到长白山可能造成的牺牲,大小轻重,有无价值,加以比较,就容易作出必须坚持南满斗争的决定了。

4.3 反复

4.3.1 什么是反复

反复是指「在决定了对策之后,再找反对的意见攻一攻,使认识更正确。」

4.3.2 怎样反复

一是在决定了对策之后,再找反对的意见攻一攻;

二是在实践过程中反复认识。

凡是正确的,就坚持和发展。如果发现缺点就加以弥补,发现错误就立即改正。总之,判断,行动,再认识,修正之,这样就可以不犯大的错误。

这一点我认为阿里巴巴内部还有所欠缺。在日常工作中,虽然我们会在里程碑节点上review整个工作过程,或在项目结束后进行复盘,但review和复盘的结论往往局限于具体工作重心或节奏的调整,缺乏对原有工作过程的反思,即我们更倾向于在复盘时总结出了一些新问题,并就这些新问题讨论了对应的方案,但事实上,这些新问题可能是由于对旧问题认识的片面引起的,而我们对这个认识片面的问题缺乏讨论。

阿里巴巴是个行动力、执行力很强的组织,公司自上到下也强调基于当下的环境和问题,快速寻找解决方案并行动。我们在复盘时缺少对旧问题认识上的「反复」,导致大家认识事物的水平并没有在「反复」中提升。这部分的差距暂时可以由公司强大的执行力弥补,但长远来看,其影响迟早会在其他方面凸显出来。

五、交换比较反复中的态度

应当是不充好汉,不爱面子。如果不从认识自己错误上求进步,装洋蒜,一定要跌觔斗。愈怕丢脸,一定会丢脸。不怕丢脸,反倒可能不丢脸。要论事不论脸。做到了这一条,自然不会一听到反对意见,就毫不思索地跳起来。

论事不论脸,这里有个立场问题。有了坚定的立场,才能掌握这个方法。如果尽是为个人打算,一辈子也掌握不了这个方法。个人主义与马列主义的矛盾就在这里。真要做到实事求是,必须有无产阶级的立场。大家如果都能站在无产阶级立场上,方法就容易一致,对问题的看法就容易一致,事情就好办了。党内只应当有这种态度,这就是共产党员的态度。在两个人谈话中可以承认错误,在小组会上可以承认错误,在大一点的会上可以承认错误,在千万人面前也可以承认错误,这叫论事不论人,论事不论脸。

坚持站在无产阶级立场,做到论事不论人、论事不论脸。

六、总结

  • 犯错误的根本原因是思想方法不对,是主观偏离客观,认识问题片面
  • 如何避免认识片面,少犯错误?

    • 交换

      • 错误的反对意见要坚决驳倒
      • 正确的反对意见要认真吸取
    • 比较

      • 纵向
      • 横向
      • 利弊
    • 反复

      • 决定对策后,拿反对意见再攻
      • 在实践中反复认识

七、参考

  1. 《怎样才能少犯错误》
  2. 《陈云对“少犯错误”和“不犯大错误”的思考》
Archives QR Code
QR Code for this page
Tipping QR Code
Leave a Comment

2 Comments
  1. 路人 路人

    十分感谢博主,最近我刚刚出来工作,总是各中担心,但是事情做不好,不知道该如何做事;看了博主的这篇文章有了很深的启发

  2. admin admin

    admin